“委员通道”上没有讲完的故事……(三)

2025-03-11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委员通道,一直以来都是直通民心、传递民意的重要窗口,备受各方关注。由于现场回答时间有限,“通道”上委员们讲述的故事令人有些意犹未尽。为此,本报记者再次对话“通道”上的委员,听他们讲述那些同样精彩的、委员通道上未讲完的故事……

把民族团结“穿”在身上

杨钰尼委员(左二)在福建调研。

杨钰尼在通道上说:

“期待有更多青年与非遗双向奔赴,让非遗更加精彩。”

“我看你今天这件衣服上的花纹,有点像我们拉祜族的啊。”3月9日下午,小组会后,黄玮委员拉着杨钰尼委员的衣服,笑着说。

“是啊,我们本来就是一家的嘛。”杨钰尼也笑了。

此前一天,杨钰尼身着民族服装站在委员通道上,讲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故事。

熟悉杨钰尼的人发现,今年杨钰尼的衣服比往年更长、更宽大。

“以前我的长裙上刺绣着梯田纹样。现在的衣服融合了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等多个民族的元素。过去,别人喜欢说我把哈尼梯田穿在身上。现在,我想说,我把民族团结‘穿’在身上。”杨钰尼说。

长期以来,杨钰尼致力于非遗活态传承和保护,她关于歌舞类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尤其为人熟知。

近来,杨钰尼开始关心如何用民族服装来传承保护非遗。“服装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是生活刚需。哈尼梯田IP现在打造得很有成效,来旅居的游客总想穿上民族服装拍拍照。如果只有几种衣服,会觉得缺乏新意。我想传承创新服装,让大家喜欢穿。最好还能再定制几套回去,平常也能穿。”杨钰尼说。

要实现“平常也能穿”,少不了对服装设计进行调整。在杨钰尼看来,关键是融合。“要实现功能融合,既能跳舞时穿,又能日常穿。还有就是要吸收、借鉴各民族服装的长处。”

“融合”是镌刻在杨钰尼基因里的。她从小生活在民族融合的村落里,那里流传着“牛亲家”“田亲家”等民族团结的佳话。

去年,杨钰尼开始设计自己的服装,融入了多个民族特色元素,让服装不仅是衣物,更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生动体现。

外套袖口加宽加大设计结合汉唐风格,既有传统服饰的大气庄重,又融入现代时尚的宽松舒适;领口处借鉴了拉祜族服饰中高领的设计理念,不仅保暖,还增添了几分优雅气质;衣服的主色调选用哈尼族服饰中常见的藏青色,在裙摆和袖口处,绣上哈尼族传统的梯田纹样;首饰绣着彝绣,银饰上雕刻着彝族传统的火焰、太阳等图案……

今年两会前,杨钰尼和家人一起设计盛装,根据不同场合,设计了几套不同的穿搭,每一套都有几种民族的元素在。“喜欢吗?喜欢的话,要不你也把民族团结‘穿’在身上。”杨钰尼的嘴角翘了起来。(记者 江迪)

愿做“追光者”

羊毅委员(右)与团队成员研讨测试方案。

羊毅在通道上说:

“我亲历了我国机载光电探测装备从无到有,再到性能领先的系列化、跨越式发展。”

“作为航空领域专家,30多年来,我和中航工业光电科研团队亲历了我国机载光电探测装备从无到有,再到性能领先的系列化、跨越式发展。”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中航工业特级技术专家、光电所研究员羊毅委员用这句话概括了自己30多年来的航空报国路。

“第一次走上‘委员通道’,能有机会向全国人民介绍我们航空人的奋斗故事,既紧张又荣幸。”走下通道,羊毅讲述了自己苍穹逐梦的心路之旅……

从1989年怀揣航空梦来到光电所,由专业组长、研究室主任到副总工程师、独立运行北京技术创新中心等,羊毅一干就是30多年。在这场“沉默的长跑”中,羊毅潜心机载光电装备研发工作,成为我国多型机载光电装备核心技术研发的先行者和拓荒人,是一名执着的“追光者”。

“光电探测设备就是飞机的眼睛。”羊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她说,光电探测设备是飞机航电系统中的重要装备,这些年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如今已走在世界前列。

“科学研究的道路艰辛而又漫长,必须要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羊毅说,正是40多万航空人对于航空报国的坚守,才造就了我国航空装备的先进地位,也成就了每个航空人的绚丽人生。

2023年初,羊毅带着机载光电装备的技术研发、项目管理、产品中试等实践经验来到龙门实验室。从航空科研生产一线转换到技术创新的新赛道,她尤为关注实验室和企业深化协同创新,实现科研和产业贯通融合,加快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龙门实验室坚持新型研发机构定位,聚焦前沿、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放协同、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为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羊毅表示,将持续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做好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等工作。(记者 王有强 靳燕)

坚定信心加油干

张兴海委员(前排右一)在与汽车商家交流。

张兴海在通道上说: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这些成就离不开国家对汽车行业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市场化资本的参与,离不开中国用户对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喜爱,离不开全行业产业链企业孜孜不倦地多年追求!”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委员饱含深情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傲人答卷。

从最初渝安集团的传统零部件制造,到2003年进军整车制造成立小康股份,再到2022年战略升级为赛力斯集团,张兴海所在的企业在时代浪潮中完成关键转型,走上新能源汽车之路。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变道超车的生动注脚,更是民营企业创新图强的时代缩影。

“我是干了近40年的汽车‘老兵’啊!”接受采访时,张兴海朴素的话语折射出广大民营企业家的报国心声。在他眼中,坚守主业与开拓创新并重,这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必备基因。

2003年,东风汽车公司、东风实业有限公司和渝安集团三方合资组建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这是我国首例国有大型汽车集团与民营企业联手造微车。“民营企业灵活经营的优势与国有企业的品牌效应和健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势得到了最大发挥,为企业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张兴海说。

2019年,企业与通信设备公司开始深入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创造了一系列行业纪录。张兴海表示,“联手造车能够发挥双方的长板效应,助力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增程电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绿色制造等领域稳步发展。”

近年来,张兴海围绕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调研了100多家汽车产业链企业,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积极献计出力。“提案件件有回复,让我切实感受到政协委员在推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也更加激励我扛起民营企业家的责任担当。”张兴海说。

“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将以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持续创新驱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民营企业力量!”张兴海说。(记者 吕婉莹)

一心记挂“三农”事

黄丽萍委员调研农户芒果种植的情况。

黄丽萍在通道上说:

“芒果不仅成了致富果,芒果树也成了村民们的‘绿色银行’。”

“芒果不仅成了致富果,芒果树也成了村民们的‘绿色银行’。”在“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副镇长、五星村党总支书记黄丽萍分享了五星村依靠产业发展实现村富民强的故事。走下通道接受采访,记者发现村子里的故事特别多,她心里记挂的事情也特别多。

村子里的事儿是“喜事”。黄丽萍介绍,作为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村,五星村过去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人均年收入一度不足4000元。得益于党的好政策,20多年前,她和村党支部带领村民积极发展起芒果、荔枝、龙眼、冬季瓜菜等特色产业,并与企业合作打造“菜篮子”种植基地,许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这些年让黄丽萍欣慰的不仅是关于海南豇豆病虫害等问题提案得到办复,而且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也因此记住了五星村。202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张合成委员到海南和黄丽萍商治虫害,并请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专家团队共同推进解决。最终,豇豆防虫网的投用帮助村民解决了大难题。

“2024年村里的田园度假民宿和养殖科普基地‘乐天归心居’都发展壮大了,乡村旅游很红火。”黄丽萍高兴地说,“游客越来越多,村里老百姓的口袋也鼓了起来。”

天然橡胶产业对于海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丽萍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胶农种植积极性不乐观。她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减少胶农运输成本,鼓励就近初加工,助力百姓增收和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

带着建言来上会,也要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传递给群众。黄丽萍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当听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她激动不已,走出人民大会堂,她就陆续给几位老乡打了电话。“我要把会上的好消息告诉大家。”

“每个人提高20元,这不是一笔小数字,国家拿出这部分资金向老年群体倾斜,真是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里。”黄丽萍表示,村里的老人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开心,“等我回去要跟他们仔细讲讲政策里的好事!”(记者 张佳琪)

传统未丢 脚步不停

阿拉腾达来委员在认真工作。

阿拉腾达来在通道上说:

“在内蒙古大地上活跃着75只乌兰牧骑队伍,每年开展演出一万多场。”

“‘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也被称作‘红色文旅轻骑兵’,这个名字已经在草原上叫响了近70年,一直深深扎根在农牧民的生活里。”3月10日,第三场“委员通道”,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队长阿拉腾达来委员身着一袭灰蓝色的蒙古袍,娓娓道来乌兰牧骑的动人故事。

人们的思绪仿佛也随之飘向远方:蓝天白云下,马提琴声悠扬,乌兰牧骑的演员和当地牧民载歌载舞,一幅草原人文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仔细一看,表演的现场设置颇为质朴,没有声光电的精美舞台,广袤的草原就是他们的天然剧场。阿拉腾达来笑着介绍:“多少年来,我们乌兰牧骑传统没有丢、脚步没有停,一代又一代人坚守着同样的使命——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向基层宣传弘扬党的声音和关怀,为广大牧民送去欢乐。”

阿拉腾达来自1984年从事乌兰牧骑工作以来,到现在已有40余载。作为队长的他身兼数职,在台前,他是宣讲者;在幕后,他是编导。

“我们每一个乌兰牧骑的队员都是一专多能,每人要拥有至少3项技能,既会唱又会跳,还能拉得一首好乐器。”阿拉腾达来说,也正因如此,他们又是一支短小精悍的队伍。人数仅有几十人,却能撑得起一场精彩纷呈的舞台剧。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作为乌兰牧骑的一分子,我和队员们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反映人民关切,创排着一部又一部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阿拉腾达来说。

如今,他们的“声量”已经传遍了北疆大地。苏木镇、嘎查、边防连队、哨所等,处处都有他们演出的身影。

“每逢佳节,恰恰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像1月24日,春节来临之际,我们来到巴彦乌拉苏木巴彦芒来嘎查开展‘北疆文化神州行’演出活动,不仅现场表演了《奋进新时代》等节目,更是对热爱文艺的孩子们进行了乐器和声乐辅导,与嘎查牧民们‘双向奔赴’。”阿拉腾达来说。

正如那首《乌兰牧骑之歌》唱的那样:“我们扎根草原,以文艺启蒙草原儿女;我们一心一意,努力使牧区焕然一新;我们是文艺轻骑兵,我们是人民的乌兰牧骑……”(记者 徐金玉)

跨越山海 联通世界

张树新委员(右二)在柳东物流中心调研。

张树新在通道上说: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开行量已经突破1万列,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

“跨越山海、联通世界。”在3月7日上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树新委员如此形容西部陆海新通道。

在“委员通道”上,张树新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这条“黄金通道”如何让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特色产品跨越山海、走向全球。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果的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的汗水和国家战略的支撑。

张树新分享了一个小故事:2024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在纪录片“喜结莲荔”中,讲述了马来西亚彭亨州农业和生态旅游协会秘书长张蔚舜把猫山王榴莲出口到中国的故事。张蔚舜来到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看到全自动装卸、海铁联运、智慧口岸等场景,大为震撼,决心开启这项业务。就这样,猫山王榴莲首次成规模进入国内市场。

“这不仅是商品的流动,更是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鸣。”张树新说,西部陆海通道从2017年开工建设,经过数年发展,硬件建设等方面已取得较好进展。在张树新看来,西部陆海通道不仅仅是物流的连通,也是经济、产业、文化的连通。

“我们和东盟国家之间有很多农产品运输,联运速度越快,老百姓就能更快享受到更新鲜的农产品,成本也会更低。”张树新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海铁联运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拿榴莲举例,有了数据共享平台,可以实现榴莲从原始的种植园到港口再到用户之间的数据信息互通。”张树新说,这不仅能实现产品溯源、保证质量,更能通过这些信息数据的优化来提高整体供应链的运输和物流效率,让产品能够最快、最便捷、成本最低地从种植园“出发”,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

“西部陆海新通道让货物跨越山海、用服务联通世界,正加速成为一条具有澎湃动能的国际经济走廊,也是内畅外联的开放通道、发展通道和战略通道。”张树新表示,将积极携手通道沿线省份,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贡献力量。(记者 李冰洁)


来源:新华社
分类:全国政协/政协要闻
查看原文
申明:此内容来自「 新华社 」,内容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