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最大同心圆——全国政协办公厅2025年第一季度理论研讨会综述

2025-03-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月11日,全国政协办公厅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理论研讨会,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主题交流理论研究成果。

与会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专家学者一致表示,要把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通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在新起点上不断推进政协统战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最大同心圆。

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统一战线百余年发展史特别是新时代统战工作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

“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阐明了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阐明了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主席林克庆认为,必须准确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原创性重大理论观点,深刻领悟核心要义,才能更好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尤其需要汇聚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文章表示,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首先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进一步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巩固齐心协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褚松燕、马奔等在书面发言中提出,要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好新时代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各项任务,不断提升团结的宽度、不断扩大团结的广度、不断加强团结的深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根本动力。

“统一战线工作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

“要深刻把握统一战线在新时代展现出的鲜明时代特点,进一步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要深刻把握广泛性与包容性相一致的特点,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

……

与会同志纷纷表示,要坚持政治站位,持续学习促进深化、深入研究促进内化、注重实践促进转化,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 共同画出最大同心圆

随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展,无论是应对外部风险挑战,还是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都对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与会同志认为,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共同画出最大同心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政治效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履职效能;持续推进自身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我完善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心聚力、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王路说。

——新时代民族工作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委原专职委员孙学玉在书面发言中以“文化共生、制度建构、策略创新”为理论框架,围绕深化文化认同、理论研究阐释、全方位嵌入、共性与个性平衡、依法治理等视角,探讨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关于藏传佛教中国化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蒋建国提出,要树立更明确的推进目标,明确“以文化之”是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举措,使之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机构成。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生社会群体,团结引导他们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对于促进社会阶层关系和谐、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认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来开展和加强,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争做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上不断取得新进步。

“以网络人士为代表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团结凝聚和教育引导,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培育其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委统战部部长孙雪涛建议。

——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历史,是一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魏海生表示,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行动,讲好中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故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要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形成更广泛支持‘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仇鸿说。

王刚、刘日知等与会同志在书面发言中,围绕“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贯穿西藏自治区政协工作全过程”“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引领”等方面,交流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心得体会。

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要始终坚持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基本定位,不断创新开展统战工作的思路办法和平台载体,更好发挥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中的独特作用,团结引导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人民政协要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基础上凝聚共识。”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表示,人民政协所要凝聚的共识是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基础上的共识,要充分发挥位置超脱、渠道畅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平等开放的优势,推动中共中央大政方针更好转化为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人民政协要发挥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促进‘五大关系’和谐。”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周小莹看来,人民政协广泛联系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促进团结合作,具有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又有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要守住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延长包容多样性半径,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在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激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

会上,部分与会同志还带来了各地在统一战线工作上的实践探索与经验体会——

“广西举全区之力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愈开愈艳。”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孙大伟建议,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充分发挥显著政治优势,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阐释,持续面向政协委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向社会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向海外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高质量协商议政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民主监督助力民族团结进步方针政策落地见效。

……

就如何更好发挥人民政协统一战线作用,孙丽芳、惠建林、雷杰、张月卓等与会同志以及贵州省政协课题组在书面发言中表示,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创新思维不断拓展凝聚共识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效度;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主动对标对表“四个凝聚”要求,勇担政治使命,深化实践探索;要健全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在助力基层民主协商中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

研讨现场,理论与实践交融,交流深入热烈、探讨充分透彻。

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新的征程上,人民政协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充分发挥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为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记者 包松娅)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类:全国政协/政协要闻
查看原文
申明:此内容来自「 人民政协报 」,内容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