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贡献智慧力量——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综述之一

2025-03-17

东风浩荡,春潮奔涌。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下帷幕。

6天时间里,来自34个界别的2100多名政协委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全会后的首次全国两会,改革话题备受瞩目——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

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明确要求。

“改革”,既是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更是与会代表委员议政建言和交流讨论的高频词,不仅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更充分体现出社会各界对于持续推进改革、激发动力活力的强烈共识。

振奋精神、满怀信心、鼓足干劲,用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找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政协委员们正以一往无前的责任担当,为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定改革信心 广泛凝聚共识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做出的庄严承诺。

“这不仅是从过往历史经验中得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也是当下及未来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抓手。”全国政协委员陈理语气坚定。

“中国式现代化体大思精,关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创新、宏观经济治理、城乡融合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方面面,哪一项都离不开深化改革。唯有改革才能够凝聚共识、激发活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如是说。

实践也在不断证明: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制胜之道。

过去一年,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的各领域改革全面展开,国企、财税、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改革破立并举……务实有力的改革举措,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靶向施治,有效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台阶。2012至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34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1.03万亿元增长到3.6万亿元;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深化,2024年中央企业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元,哈电集团主要经济指标也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志安的语气中满是自豪。

“网络安全创新非常难。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从融资、人才引进,到市场准入、法治保障等都给予大力支持,为我们这些民营创新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增添了十足底气。”全国政协委员齐向东的话发自肺腑。

“委员通道”上,大会发言中,政协委员们用深情的讲述和生动的故事,描绘着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步履铿锵。大家愈加坚信,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破解难题突破瓶颈的关键一招,源源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激发动力增添活力。

共识更加凝聚,信心不断传递。

委员们一致表示,新征程上,将继续凝心聚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直面热点难点 服务科学决策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阐明了决定稿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的内容,其中一点就是“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来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问题导向,要求委员们始终聚焦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建言献策,从而助推改革不断深化并取得最佳成效。

哪些问题是关乎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委员们在平时的深入调研中不断寻找答案,并在两会期间的深入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明晰。

3月5日下午,经济36组的小组讨论现场。委员们从DeepSeek的横空出世,谈到了科技创新的生态问题。

“要想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潜能,不断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就要聚焦这一科技创新体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打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体系。”全国政协委员蔡建春表示。

3月7日下午,北京会议中心。一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主题的界别协商会议正在进行,14位医药卫生界委员结合自身经历发表观点。

大家表示,医疗资源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素,其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应该成为优先发展方向。

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到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政协委员们紧抓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事关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建言献策,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贯穿大会始终——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才能确保找准问题、精准施策。”

“在具体实践中,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加强统筹谋划,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增强方向感、指导性;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堵点卡点上持续发力,增强精准性、实效性。”

……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委员们的共识是,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与明显增多的风险挑战,唯有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战略主动。

“作为政协委员,我们要不断提高调研能力、强化履职水平,紧扣这些关键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更好服务科学决策、有效施策。”全国政协委员孙志宏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聚焦目标任务 积极建言资政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报告不仅具体部署推动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在消费投资、教育科技、“三农”工作、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部分也都明确了改革任务。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农业水价等改革”“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项项改革举措直指发展痛点、难点、堵点,释放出进一步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的鲜明导向。

“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团组审议讨论时,对相关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为广大政协委员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履职尽责指明了努力方向和着力重点。

春潮澎湃,千帆竞发。

围绕各项改革目标和任务,政协委员们建良言、献实策——

“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为重点,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拓展改革的广度深度,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把握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探索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归属等机制改革。”

“深层次改革要与高水平开放紧密结合。制度型开放将为广大经营主体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有力支持,因此,应推动国内加快建设与国际先进水平衔接的经济运行规则体系,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要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着眼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局,研究制定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意见,夯实基础制度,完善核心制度,补齐短板弱项,强化降碳减污协同机制建设。”

……

众志劈开千仞嶂,同心踏破万重关。广大政协委员始终坚信,只要坚定信念信心不动摇,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中国式现代化将动力十足、活力澎湃,不断铺展开新的壮美画卷。

迎着春风,政协委员们在新征程上步履坚定,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进!(记者 吕巍 徐金玉)


来源:人秘政协报
分类:全国政协/政协要闻
查看原文
申明:此内容来自「 人秘政协报 」,内容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